总站 切换城市
13921100677
当前位置:招生培训网 > 网站新闻 > 中考资讯 >  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发布时间:2015-06-25 16:27:42   来源:2018招生信息网  浏览:   【】【】【

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40)

1、制度创新是政台文明体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2、晋江名字的由来:晋人南迁,依江而居,故名晋江。说明北方汉人大规模南迁晋江流域的朝代是(   )

  A、西晋、东晋      B、隋朝、唐朝   C、北宋、南宋  D、元朝、明朝

3、图1所示泉州古建筑始建于唐朝,它是(  )

 A、摩尼寺  B、清真寺  C、开元寺  D、天后宫

4、余光中在皋州参观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后,[www#.~zz%ste@p.^com]

写下诗句:一脚踏上北宋年间/想必蔡公,造桥人自

/当年曾领先走过此桥。“此桥”指(   )

A、洛阳桥     B、赵州挢    C、卢沟桥    D、安平桥

5、图2所示塑像中的人物是泉州籍民族英雄.他面向祖国宝岛台湾,所骑战左前蹄踩着殖民侵略者的头盔。“殖民侵略者”来自(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日本

61880年,他让士兵抬着棺材同行,表明誓死抗击俄国入侵、

收复新疆伊犁的决心。“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严复    D、左宗棠

7、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红军长征

途中发生在图3所示地点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更喜岷山千里雪[~:^zzstep.co#m%&]

D、三军过后尽开颜

8、图4所示臂章再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其佩戴时

间转换为公元纪年,应该是(    )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

91951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

法律依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祛》[~#:中国教育出版^&%]

101954--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见图5)的主要原因(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中教^#]

C、“大跃进”的发动   D、人民公社化的掀起

1160年前的万隆会议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下列对该会议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会址在印度尼西亚      B、主要讨论保卫和平等问题

C、美国与会代表挑起争端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2、图6漫画所示人物倍受人们喜爱。其主要原因是画中人物(   )

A、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推动小麦产量的增长

C、解决了农作物病虫害问题   D、实现了人类“丰衣足食”的梦想

1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造。“天才的创造”是指(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的构想

14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一历史事件采用世纪纪年,应是(   )

A13世纪末    B14世纪90年代   C15世纪初   D15世纪90年代

15、下列国家的法律文献,在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的《独立宣言》

C、法国的《人权宣言》    D、法国的《民法典》

16、图7所示是吴波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

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17、林肯是美国历史杰出的总统。他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

A、领导独立战争    B、颁布《宅地法》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维护国家统一

18、王晓涛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德国、物理学家、提出相对论。他研究的历史人物是(  )

A、达·芬奇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1919432月,罗斯福就某战役的胜利苏联斯大林信:是你们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某战役”是(   )

A、中途岛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战役

20、漫画是一种形象表达历史的方式。图8所示的“太阳”

喻指(   )[来源:,,]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二、辨析题(18分)[~*:中国教育&^@]

21、秦始皇统治时期,建立中央集权,确立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

错误:                                                                。(2分)

理由:                                                                。(2分)

                                                                。(2分)

22、图9所示中国近代化第一个钢铁厂,其创办人是李鸿章。

错误:                                        。(2分)

理由:                                        。(2分)

                                        。(2分)

23、小世对小界说:你若实地考察古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应到意大利。[www.^z&z@ste*p.co~m]

错误:                                                                。(2分)

理由:                                                                。(2分)

                                                                。(2分)[#&:中教^%~]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1)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原因:                                                             。(3分)

材料二:明朝政府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在政权体制逐渐巩固健全之后,立即放弃宋元时期实行的重商主义开放政策、回到封建主义的传统老路上

                                              ——摘自《泉州史迹研究》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回到封建主义的传统老路上”的含义。

   含义:                                                               。(3分)

   材料三:见图10、图11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10、图11

示内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10                               。

11                               

(一个2分,共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表1

                表1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

项目           年份

1913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原因:                                                       。(2分)

(2)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

  变化趋势:                                                       。(2分)[w*ww.~z#zstep.c%o@m]

主要原因:                                                       。(2分)[中国教育出版&*^@#]

  材料二: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新的经济体制”是指:                                           。(2分)[中国教%#&育出版@^]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

  看法:                                                                。(2分)

四、综合题(第26小题12分,第2710分,共22分)[来源:@^*&%]

26、泉州市各中学八年级开展“走进抗日救亡历史”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理解学习】

  《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国教&^*%@出版网]

 (1)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含义。

   含义:                                                              。(2分)

【联系乡土】

   抗日战争时期,侨乡泉州涌现了无数的抗日英豪。图12、图13、图14所示泉州籍历史人物,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你学习了上述三位泉州籍历史

人物的抗战事迹后,留下印象最

深的是哪一位?请简要说明理由。[来源:z^zste%p.co~m@#]

  人物:            。(1分)

  理由:                       

                       。(1分)

【研究学习】

  郑江、蔡洋同学以抗日救亡歌曲研究抗战历史,撰写历史小论文,收集了以下歌曲:《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大刀进行曲》(1937年)、《黄河大合唱》(1939年)《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他们拟定的历史小论文题目分别是:《为抗战发出怒吼》、《聆听救亡歌曲、重温抗战历史》。

(3)据上述歌曲和抗日战争的有关历史,请你拟定一个历史小论文题目(不得照抄上述题目)。假如你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爱国的青年词曲作者,请分别从时代背景和音乐艺术方面,概括你创作歌曲的思路。

  题目:《               》(2分)

  思路:                                                                        [%:@^国教~育出版#]

                                                                       。(4分)

【学以致用】

  2014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教育出#~&*]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伟大意义。

  意义:                                                              。(2分)

27、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比较学习】[来源:*中国教育出^@#&]

               表2:“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有关内容

项目  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成果

珍妮机、蒸汽机、

汽船、火车

电灯(爱迪生)

(卡尔·本茨)

飞机(莱特兄弟)

原子能、计算机

航天技术、生物技术

进入时代

①  时代

③  时代

(1) 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2中①②③处的内容。

              ;②           ;③                。(一个1分,共3分)

【论从史出】

                表3: 英、德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重(%

国家    年份

1870

1914

英国

31.8%

14%

德国

13.2%

14.3%

(2)据表3的史实,推理得出结论:                                            。(3分)[^:&~#*]

【学法运用】[来源:%中国#@*~出版网]

15所示内容是王明、李建、张红同学对“三次工业革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的评价。

(3)写出图15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

  姓名:                    。(2分)

  理由:                                                                    

                                                                      。(2分)

 

更多2015年中考试题及答案查询请点击:http://www.zspx.cn/news-id-8538.html (全国各地2015中考试题及答案下载汇总)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