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切换城市
13921100677
当前位置:招生培训网 > 网站新闻 > 中考资讯 >  2015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5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发布时间:2015-06-28 19:50:59   来源:2018招生信息网  浏览:   【】【】【

2015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益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36分)

1.《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

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位置有变化,就是运动的.

解答:

解: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C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3分)(2015•益阳)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

 

B

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

 

C

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重力的方向..

专题:

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解答:

解:

A、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此选项正确;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加力的作用,桌子同时对手施加反作用力.此选项错误;

C、被拉长的弹簧和悬挂着重物的钢丝绳,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都受到弹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是一道与力现象有关的综合题,考查了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相互性、弹力和重力的方向,掌握并正确理解基本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3.(3分)(2015•益阳)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考点:

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解答本题要明确:

1)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不是唯一的介质.

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4)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

解答:

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

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正确;

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该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通过不同的物理情景考查了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

 

4.(3分)(2015•益阳)如图所示是某学校为学生配备的智能学生证.智能学生证除了记录学生个人信息资料外,还具有定位(判断学生在校离校)及紧急呼救等功能.智能学生证实现定位或呼救功能时,主要是利用(  )

 

A

超声波

B

次声波

C

无线电波

D

红外线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以传递信息,智能学生证实现定位或呼救功能时,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解答:

解: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智能学生证实现定位或呼救功能时,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波传播.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5.(3分)(2015•益阳)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B

C

D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是等大的,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由此即可突破此题.

解答:

解: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因此AC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是错误的;B选项中物像不对称,即对应点连线与镜面不垂直,是错误的;D选项中物像对称、等大,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

正确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6.(3分)(2015•益阳)有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量是守恒的,故不会有能源危机

 

B

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如消耗掉的内能不能收集起来再利用,因此要节约能源

 

C

因水能清洁、安全,因此修建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

 

D

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

考点:

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能量是守恒的,但消耗的能源产生的能量不能充分利用,以其它能量的形式损失掉;

能量在转化中具有方向性,即由电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电能;能量的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但不能够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能量的转移也是有方向性的;

从辩证的思想考虑水电站的利与害;

核能中的核燃料用完后也不能重复使用,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

解:

A、能量在使用中发生转化和转移,总量是不会变化的,但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会发生危机.故A错误;

B、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具有方向性.故B正确;

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也会对沿河的水域环境造成影响,给河流通航造成影响等,因此不利影响也是存在的,故C错误;

D、核能中的核燃料用完后也不能重复使用,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了解核能、化石能源、水能的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3分)(2015•益阳)下列关于内燃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发动机是内燃机

 

B

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都是内燃机

 

C

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先进的制造技术能将内燃机的效率提高到100%

考点:

热机..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热机的种类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3)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

4)使用热机时,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热机的效率不能达到100%

解答:

解:A、汽车的发动机是内燃机.故A正确;

B、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内燃机都属于热机.故B错误;

C、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热机在工作时,废气会带走一部分热量、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克服部件之间的摩擦会消耗能量等,所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机的种类、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热机效率等,要明确热机的效率不能达到100%

 

8.(3分)(2015•益阳)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

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

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

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考点: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

解答:

解: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石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故河水是凉凉的,而石头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应用好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越大温度升高的越小是本题的关键,可以借助Q=cmt帮助记忆.

 

9.(3分)(2015•益阳)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

 

B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考点:

电阻..

专题:

电压和电阻.

分析:

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进行解答.

解答:

解: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则导电能力越弱;故A错误;

2)导体的阻值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无关;故D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关键是知道电阻的大小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无关.

 

10.(3分)(2015•益阳)如图所示,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1R2R3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分别为I1I2I3,且I1I2I3,则此部分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

 

A

I1

B

I2

C

I3

D

I1+I2+I3

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根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结合电阻R1R2R3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已知电阻R1R2R3串联接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各处电流相等,因为I1I2I3,所以此部分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I3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主要抓住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处处相等即可.

 

11.(3分)(2015•益阳)下列关于安全用电、防范触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家庭用电一定不要让总电流超出家里供电线和电能表所允许的最大值

 

B

及时更换已达到使用寿命的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

 

C

可以使用湿润的抹布去擦洗正在工作的家用电器

 

D

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要与电能表、保险丝及电线的规格匹配;

2)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老化后要及时更换,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3)湿布是导体,擦洗正在工作的用电器,容易造成触电;

4)更换灯泡、移动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

解:

A、家庭用电时要考虑电能表、输电线和保险丝的承受能力,使总电流不能超过电能表和供电线路允许的最大值,故A正确;

B、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故B正确;

C、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时,容易引起人体触电,故C错误;

D、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常识,我们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2.(3分)(2015•益阳)如图所示,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对此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仍然受到墙的作用力

 

B

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C

人停下来后惯性就消失了

 

D

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解答:

解:

A、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人离开墙后不再受到墙的作用力,故A错误;

B、人离开墙后,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B正确;

C、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的惯性体现在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故C错误;

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力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惯性和平衡力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4分)(2015•益阳)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 放大  (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 靠近 (填远离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图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关系判断像的特点,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

解:由图知:f物距小于相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小.因此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放大;靠近.

点评:

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像的大小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14.(4分)(2015•益阳)如图所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发生扭转,说明 磁场 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作 电动机 (填电动机发电机).

考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分析解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为电动机.

解答:

解:通电线圈中有电流,在磁场中发生扭转,表明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力的作用;电动机的工作特点是先通电然后线圈转动,所以可知电动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磁场;电动机.

点评:

电动机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试题一般多以选择题出现,通常是电动机和发电机在一个题中出现.注意这两个原理的区别.简单理解就是电动机是先电后动,发电机是先动后电.

 

15.(4分)(2015•益阳)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合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1.8 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2 N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专题:

浮力.

分析:

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FG,悬浮:F=G,下沉:FG

2)合金块完全浸没,利用FgV计算合金块受到的浮力.

解答:

解:(1)由图可知木块漂浮,根据浮沉条件,F浮木=G=1.8N

2)由图可知完全浸没在水中,V=V合金排=200cm3=2×104m3

合金块受到的浮力F合金gV合金排=1.0×103kg/m3×10N/kg×2×104m3=2N

故答案为:1.82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浮力的大小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FgV的运用,难度不大,基础题目.

 

16.(4分)(2015•益阳)如图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是 杠杆 ,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F=10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 40 N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1)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根据确定拉线受到的拉力.

解答:

解:

由图知,自行车手闸在力的作用效果下,能够绕着铆钉转动,所以是杠杆的应用;

因为F1L1=F2L2

所以拉线受到的拉力为F=×10N=40N

故答案为:杠杆;40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杠杆及其平衡条件的认识和应用,属于基本规律和技能的考查,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17.(4分)(2015•益阳)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kg,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 2.6×103 kg/m3,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送 325 车.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已知这种沙石的体积和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得其密度,已知沙石的体积可求得其总质量,根据卡车运载质量和砂石质量,可以得到需要运载的次数.

解答:

解:这种沙石的密度ρ===2.6×103kg/m3

ρ=可得,沙石的总质量m=ρV=2.6×103kg/m3×500m3=1.3×106kg=1300t

则需运的车数为:n===325(车).

故答案为:2.6×103325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关于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并不复杂;需要清楚的是:最终结果若果除不尽,不能根据四舍五入取整数,而必须采用进一法取整数.

 

三、综合题(第181920题各8分,第2122题各10分,共44分)

18.(8分)(2015•益阳)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3A”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合上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 变大 (填变小”“变大不变);

3)通过定值电阻电流的变化范围是 0.3A0.6A 

4)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电压U/V

1.6

1.8

2.0

2.2

2.4

2.6

2.8

电流I/A

0.16

0.18

0.20

0.22

0.24

0.26

0.28

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电源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把灯泡、电流表、开关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

2)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以判断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

3)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当滑片位于最左端端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4)此题中实验目的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因此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把握表中数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得出结论的入手点.

解答:

解:(1)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应选03V量程,把灯泡、电流表、开关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当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电路总电阻R变小,电源电压U不变,由I=可知电路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3)根据电路图可知,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即Imin===0.3A

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路为R的基本电路,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流最大,即Imax===0.6A

因此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为0.3A0.6A

4)在表中,导体的电阻10Ω一定,导体两端的电压从1.6V31.8V再到2.0V2.2V2.4V2.6V2.8V相对应的,导体中的电流从0.16A0.18A再到0.20A0.220.240.260.28.电压增加几倍,电流也增加几倍,故得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变大;

30.3A0.6A

4)成正比.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电路图、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等,难易程度适中,连接实物电路图时要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注意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

 

19.(8分)(2015•益阳)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89 

2)当观察到 气泡越变越大 时,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继续吸热 

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A  (填“A”“B”“C”“D”).

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是示数,再进行读数;

2)水沸腾前和沸腾时都会从水底冒出气泡,但一种缓慢、一种剧烈,且在温度和形态变化上也有不同.

3)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对各个图象注意分析即可.

解答:

解:(1)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89

2)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

3)液体沸腾时要继续吸收热量,因此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

4)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如图A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沸点以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图A所示的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B是晶体熔化图象,C图是晶体凝固图象,D图表示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故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89;(2)气泡越变越大;(3)继续吸热;(4A

点评:

此题是观察水的沸腾,要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所以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同时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20.(8分)(2015•益阳)一摞物理作业本共有nn约为50)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要测出这摞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这摞作业本重约为 B (选填序号);

A2N           B20N          C100N

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天平、刻度尺 

3)简要叙述你测量的方法 用天平测出作用本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作用本的长度L与宽度d 

4)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是 p= (可用公式或文字表述).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计作业本的质量,然后求出作业本的重力.

2)(3)测量作业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需要测出作用本的重力与面积,根据需要测量的量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

4)应用压强公式求出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

解:(1)每本作业本的质量约为40g,则这摞作业本的重约:G=50×0.040kg×10N/kg=20N

2)作业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测作业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需要测出作业本的质量m

作业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需要测出作业本的长L与宽d

测质量需要用天平,测长度需要刻度尺;

3)用天平测出作用本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作用本的长度L与宽度d,然后应用压强公式求出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

4)由(2)可知,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p=

故答案为:(1B;(2)天平、刻度尺;(3)用天平测出作用本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作用本的长度L与宽度d;(4p=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测作业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实验,知道实验原理,应用压强公式即可解题.

 

21.(10分)(2015•益阳)如图甲所示,重500N的小车受到80N的水平推力,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小车运动的速度多大?

210s内重力对小车做多少功?

310s内人对小车做多少功?功率是多大?

考点:

速度的计算;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首先考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来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小车运动的速度;

2)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

3)利用W=Fs求解推力对小车做的功;利用P=求解功率.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t=s时,s=6m,小车的速度为:

v===1.2m/s

210s内小车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对小车功0J

3)由图象可知,10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为12m

推力对小车做的功W=Fs=80N×12m=960J

功率P===96W

答:(1)小车运动的速度为1.2m/s

210s内重力对小车做功0J

310s内人对小车做960J的功;功率是96W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学图象的分析能力,能从图象上得到有用的物理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好题.

 

22.(10分)(2015•益阳)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为6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求:

1)灯泡L2消耗的功率.

2)灯泡L1的电阻.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已知电流与电压,应用P=UI可以求出灯泡消耗的功率.

2)由图示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应用并联电路特点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电阻.

解答:

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L2支路电流;

1)灯泡L2消耗的功率:P2=UI2=6V×0.3A=1.8W

2)由图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5A

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II2=0.5A0.3A=0.2A

I=可知,灯泡L1的电阻:R1===30Ω

答:(1)灯泡L2消耗的功率为1.8W

2)灯泡L1的电阻为20Ω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灯泡功率与电阻,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要掌握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更多2015年中考试题及答案查询请点击:http://www.zspx.cn/news-id-8538.html (全国各地2015中考试题及答案下载汇总)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