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切换城市
13921100677
当前位置:招生培训网 > 网站新闻 > 中考资讯 >  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发布时间:2015-07-09 13:27:03   来源:2018招生信息网  浏览:   【】【】【

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开考前秘密                                                         试卷类型:A

O一五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  史  试  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Ⅱ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下列遗址中,可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3.右图是《汉代讲学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兵家学说       D.墨家学说

4.学习历史,要注意时间概念。想想看,下列时间属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是

A.1886年 B.1896年

C.1986年     D.1996年

5.唐太宗说:“白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

6.“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来源:学+科+网]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7.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8.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来源:学#科#网Z#X#X#K]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9.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0.“每一场革命都有它白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国家放松对中国经济掠夺

   C.外国列强的棉纱在中国大量倾销     D.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12.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A.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C.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13.右边知识卡片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上整理的笔记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来源:学。科。网]

   A.遵义会议     B.万隆会议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4.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495亿公斤,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达14.55%。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来源:Zxxk.Com]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白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16.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些赞语,你会想到的人物是

   A.袁隆平 B.钱学森 C.焦裕禄 D.王进喜

17.《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这里的“圣地”是指

   A.雅典 B.罗马 C.麦加 D.开罗

18.友好交流与相互融合始终是世界文明交响乐曲的主旋律。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希波战争②亚历山大大帝东征③阿拉伯数字传播④马可·波罗东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下列文献中,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是

   A.《权利法案》     B.《人民宪章》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20.有人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其中“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指的是

   A.英国殖民统治和农奴制度     B.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

   C.英国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D.封建专制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21.下列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理解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妥协退让的结果     B.帝国主义国家间争霸世界的结果

  C.帝国主义国家间合作共赢的结果     D.帝国主义国家间利益分享的结果

22.下列选项中,为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微积分

   C.进化论     D.相对论

23.(右图)《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24.下列表述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改革相符的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局部改革和调整政治经济体制

  C.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D.通过实行多党制分散国家权力

2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  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A.民族矛盾     B.领土争端

   C.教派冲突     D.大国干涉[来源:学科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

共50分。

    26.12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材料一中AB两点分别代表的地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2分)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

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

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白《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4分)

    材料三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头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3)据材料三,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2分)

    27.12分)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尤其共产党人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

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4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颁布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4分)

    28.14分)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等多国隆重举办纪念活动,既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四幅示意图。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两幅示意图,指出各自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或作用。(8分)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德、日两国对待二战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29.12分)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在临近达林敦的路上有一个大斜坡,史蒂芬孙决定在这个地方试验火车头的速度,他发出警告清除道路,加快行进,速度达每小时十五英里(二十四公里)。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材料一中史蒂芬孙的火车以什么作为动力?(2分)这一动力的广泛应用得益于谁的创新?(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展示的成果各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2分)这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分)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B  3.A  4.A  5.B  6.B  7.C  8.D  9.C   10.A  11.B  12.C  13.D  14.D

15.D  16.A  17.C  18.D  19.A  20.C  21.B  22.D  23.C  24.B  25.D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答案要点:

  (1)长安、(2分)大秦;(2分)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

  (2)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3)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同“中国梦”与“世界梦”。(2分)(言之成理即可)

27.(12分)答案要点:

  (1)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2分)孙中山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分)

  (3)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分)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2分)

28.(14分)答案要点:

  (1)图一:九一八事变;(2分)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2分)

  图二: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2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分)

  图三:日本偷袭珍珠港;(2分)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被卷入战争。(2分)

  图四:诺曼底登陆;(2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2分)

  (2)德国能够正视历史,反省历史,认罪、忏悔和道歉;(2分)日本则否认侵略历史,不能正视历史,为侵略战争辩解。(2分)(答案符合题意,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得分)

  (3)现实意义:有利于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有利于维护正义与和平;有利于敦促日本切实正视和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以诚实态度和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为维护亚洲的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贡献。(2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

29.(12分)答案要点:

  (1)蒸汽机;(2分)瓦特。(2分)

  (2)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2分)

  计算机网络: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化时代。(2分)

  (3)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也带来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许多问题。(4分)(言之有理即可)

  计算机网络的发明运用,使信息传递更加便利、快捷,但也会出现网络沉迷、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问题。(4分)(言之有理即可)

更多2015年中考试题及答案查询请点击:http://www.zspx.cn/news-id-8538.html (全国各地2015中考试题及答案下载汇总)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