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切换城市
13921100677
当前位置:招生培训网 > 网站新闻 > 中考资讯 >  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5-08-31 21:17:01   来源:2018招生信息网  浏览:   【】【】【

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5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在机涂卡上)

2015雅安)读图,完成12

1.(2分)图中,甲的数据说明了人类生活的家园的(  )

  A. 经纬度 B. 大小 C. 质量 D. 海陆分布

2.(2分)图中,乙显示家园的海路面积之比约(  )

  A. 37 B. 72 C. 73 D. 91

 

3.王明暑假到华山旅游,他来到华山脚下,为了更好地游览华山各景点,他需要买一张(  )

  A. 中国旅游图 B. 陕西省导游图 C. 西安市导游图 D. 华山导游图

 

2015雅安)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活动,并绘制了高等线地形图(如图),据图完成45小题.

4.(2分)从他们绘制的地形图中国可以看出,该地区(  )

  A. 地势西高东低

  B.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 该区域内有一个山峰,一处是陡崖

  D. E坡的坡度小于B坡的坡度

5.(2分)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ED两点的海拔线相等,均为400

  B. 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

  C. 山峰AC地的相对高度为570

  D. 小溪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6.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水就是降雨

  B. 降水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C. 有云必定有雨,有雨必定有云

  D.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7.下列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B.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 一般情况,气温由低温度向高纬度降低

  D. 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间

 

2015雅安)读图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810

8.(2分)计算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

  A. 32℃ B. 17℃ C. 26℃ D. 20

9.(2分)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A. 34月 B. 56月 C. 78月 D. 910

10.(2分)据图判断,该区域位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1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

  A.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B. 耕地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C. 居民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D. 陆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12.有世界屋脊支称的大高原是(  )

  A. 巴西高原 B. 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埃塞俄比亚高原

 

13.下列有关亚洲的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亚洲南隔印度洋与南极洲相望

  B. 亚洲东北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 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D.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14.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 西西伯利亚平原 B. 华北平原

  C. 恒河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15.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的湖泊是(  )

  A. 青海湖 B. 威海 C. 贝加尔湖 D. 死海

 

16.影响图中居民衣着习惯的主要原因是(  )

[来源:**Z*X*X*K]

  A. 那里人们生活贫困,少一只袖子可以省钱

  B. 该地区气温高、光照强

  C. 该地区昼夜温差大

  D. 人们喜欢穿一只袖子的衣服

 

17.我国疆域辽阔,下列有我国领土四至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领土最南端长夏无冬

  B.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东海的钓鱼岛

  C. 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D. 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18.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

  A. 内陆国 B. 岛国

  C. 海陆兼备的国家 D. 半岛

 

19.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形成同城效应的关键是(  )

  A. 城市规模的扩大 B. 核心城市的吸引

  C. 交通快速发展 D. 城市数目增多

 

20.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 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 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2015雅安)读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2125

21.(2分)丙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 B. 雨热同期 C. 高寒 D. 干旱

22.(2分)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的界限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②③

23.(2分)以红土地著称的区域分布在(  )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24.(2分)我国小麦、谷子、苹果、棉花、大豆等的主要分布区是(  )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25.(2分)一个投资公司来到丁区域发展,以下四种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  )

  A. 饲养细毛羊 B. 开发油气资源 C. 发展棉纺织 D. 建雨伞厂

 

 

二、综合题,共50分(一)配对题:(请将下列文字与图形配对,每小题4分,共4分)

26.请将下列文字与图形配对.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1分,共6分)

27.在一张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0厘米,则甲乙两城市的实际距离为50千米.      (判断对错)

 

28.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规律是:由小变大再变小.      (判断对错)

 

29.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通过.      (判断对错)

 

30.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店是20°E0°      (判断对错)

 

31.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正南.      (判断对错)

 

32.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都指示东西方向.      (判断对错)

 

 

(三)读图分析(40)分

33我们的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雄风震天吼.相信你很熟悉这首歌,那么你对亚洲了解有多少呢?请读亚洲地图,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亚洲东面、南面和北面均濒临海洋,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这三大洋的名称.

2)读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3)自西向东依次写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的名称是                  

4)图中A处的气候特点是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154251411分,南亚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你认为灾情发生后人民最急需的物资是:            (至少列出两种).

2)与尼泊尔相邻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中的      地区,该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            ,所产主要农作物小麦、青稞穗大粒饱.单产量高,主要原因是                  

 

3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成都平原位于长江上游,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旱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二:都江堰灌区示意图﹣如图

1)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      ;不利:      

2)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3)长江对上游和下游地区区域发展的影响有何差异?      

 

36.读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是:      

2)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3)我们南方地区的降水量多在      mm以上.

 

37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各题.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      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      (重、轻)工业基地.

320世纪90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      等原因,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4)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辽宁省行政中心B城市      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本区的优势能源是            

 

3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描述家乡的经纬度位置:      

2)据图,判断雅安的河流分属      水系和      水系.

3)请列举家乡的重要食材:            (至少两种).

 

3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交通线在分布上的主要特点:      

2)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其修建的目的主要是:      

3)在开发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      做到经济效益与      效益双赢.

4)塔里木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油气资源?请献计献策.      

 

 


2015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5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在机涂卡上)

2015雅安)读图,完成12

 

1.(2分)图中,甲的数据说明了人类生活的家园的(  )

  A. 经纬度 B. 大小 C. 质量 D. 海陆分布

考点: 地球的大小.  

分析: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 解:从图中看出,甲的数据说明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这些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即地球的大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读图解答即可.

 

2.(2分)图中,乙显示家园的海路面积之比约(  )

  A. 37 B. 72 C. 73 D. 91

考点: 海陆分布概况.  

分析: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解答: 解: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牢记即可.

 

3.王明暑假到华山旅游,他来到华山脚下,为了更好地游览华山各景点,他需要买一张(  )

  A. 中国旅游图 B. 陕西省导游图 C. 西安市导游图 D. 华山导游图

考点: 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分析: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 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王明暑假到华山旅游,他来到华山脚下,为了更好地游览华山各景点,他需要买一张华山导游图.

故选:D

点评: 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2015雅安)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活动,并绘制了高等线地形图(如图),据图完成45小题.

4.(2分)从他们绘制的地形图中国可以看出,该地区(  )

  A. 地势西高东低

  B.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 该区域内有一个山峰,一处是陡崖

  D. E坡的坡度小于B坡的坡度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 解: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A错误.该地区最高处海拔为670米,高于500米,地形为山地,东部海拔低于500米,地形为丘陵,该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故B错误.该区域内的A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E地为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故该地区有一个山峰,一处陡崖,选项C正确.E坡为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B坡等高线稀疏,B坡坡度小于E坡坡度,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读图理解回答即可.

 

5.(2分)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ED两点的海拔线相等,均为400

  B. 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

  C. 山峰AC地的相对高度为570

  D. 小溪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来源:++Z+X+X+K]

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D处为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海拔高度最小值为400米﹣200=200米,E点的海拔高度为400米,故A错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向,故B正确.山峰A海拔为670米,C地海拔为1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670米﹣100=570米.故C正确.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图中消息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北流向东南,故D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读图理解回答即可.

 

6.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水就是降雨

  B. 降水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C. 有云必定有雨,有雨必定有云

  D.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考点: 水资源的数量和存在形式.  

分析: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解答: 解: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根据降水形成的条件可以的推断,有雨必定有云,但有云未必有雨.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降水的相关知识.属基础题.

 

7.下列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B.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 一般情况,气温由低温度向高纬度降低

  D. 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间

考点: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分析: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解答: 解:同一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故A错误;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故B错误;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低纬度向高纬度渐降低,故C正确;

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015雅安)读图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810

8.(2分)计算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

  A. 32℃ B. 17℃ C. 26℃ D. 20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分析: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 解:从该地的气温曲线图看出,该地1月气温约是﹣67月气温约是26,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6﹣(﹣6=32.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

 

9.(2分)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A. 34月 B. 56月 C. 78月 D. 910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 解:读图可知,该地78月降水超过1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目.

 

10.(2分)据图判断,该区域位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考点: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分析: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解答: 解:读图可得,该地最热月是7月,最冷月是1月,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某地的气候资料图,该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

  A.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B. 耕地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C. 居民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D. 陆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考点: 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分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解答: 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居民屋顶特点 坡度小,墙体厚 坡度大,墙体薄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故选:D

点评: 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12.有世界屋脊支称的大高原是(  )

  A. 巴西高原 B. 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埃塞俄比亚高原

考点: 主要地形区.  

分析: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该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解答: 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该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称号,牢记即可.

 

13.下列有关亚洲的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亚洲南隔印度洋与南极洲相望

  B. 亚洲东北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 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D.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考点: 亚洲的地理位置.  

分析: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

解答: 解:亚洲南隔印度洋与南极洲相望;故A正确;

    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B不正确;

    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故C正确;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属基础题.

 

14.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 西西伯利亚平原 B. 华北平原

  C. 恒河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考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解答: 解: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人口聚集较为稠密.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所处纬度偏高,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太适宜人类的居住,造成人口会稀疏一些.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基础性的知识点,还要结合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确定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这类题目.

 

15.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的湖泊是(  )

  A. 青海湖 B. 威海 C. 贝加尔湖 D. 死海

考点: 亚洲的河湖.  

分析: 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该湖泊也是世界上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解答: 解: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的湖泊是死海,其海拔高度是﹣415米.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亚洲的湖泊,牢记即可.

 

16.影响图中居民衣着习惯的主要原因是(  )

  A. 那里人们生活贫困,少一只袖子可以省钱

  B. 该地区气温高、光照强

  C. 该地区昼夜温差大

  D. 人们喜欢穿一只袖子的衣服

考点: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 青藏高原上的自然特征是,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藏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肥大、长袖、宽腰、右襟,是一种无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

解答: 解: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该服饰能让藏民更好地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故选:C

点评: 结合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展开分析,属于中档题.

 

17.我国疆域辽阔,下列有我国领土四至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领土最南端长夏无冬

  B.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东海的钓鱼岛

  C. 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D. 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考点: 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  

分析: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解答: 解: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热带,所以长夏无冬,故A正确;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故B错误;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纬度是53°N,位于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C错误;

我国领土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是指青藏高原,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领土的四端,牢记即可.

 

18.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

  A. 内陆国 B. 岛国

  C. 海陆兼备的国家 D. 半岛

考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 国家可根据海陆位置不同可分为内陆国、岛国、临海国.没有海岸线且被周围邻国陆地领土所包围的国家是内陆国;四周皆邻靠海洋,整个国土完全位于岛屿之上的国家是岛国;即靠大陆又濒临海洋的国家是临海国.

解答: 解: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中国的海陆位置特点,属于基础题.

 

19.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形成同城效应的关键是(  )

  A. 城市规模的扩大 B. 核心城市的吸引

  C. 交通快速发展 D. 城市数目增多

考点: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解答: 解:同城效应是指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状态;同城效应是城市经济圈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趋势,同城效应的出现是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因此正确答案是C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0.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 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 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考点: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分析: (1)中国陆地国界线漫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海岸相邻.此外,中国还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隔海相望.

2)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

解答: 解: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

故选:A

点评: 熟记和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最好结合地图进行识记相关知识,提高答题效率.

 

2015雅安)读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2125

21.(2分)丙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 B. 雨热同期 C. 高寒 D. 干旱

考点: 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 读图可得,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西北地区.

解答: 解: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读图解答即可.

 

22.(2分)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的界限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②③

考点: 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来源:Zxxk.Com]

分析: 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我国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此线西北地区降水量小,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区的分界线及特征,读图记忆有效.

 

23.(2分)以红土地著称的区域分布在(  )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考点: 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 读图可得,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西北地区.

解答: 解: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有红土地之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土壤颜色,读图解答即可.

 

24.(2分)我国小麦、谷子、苹果、棉花、大豆等的主要分布区是(  )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考点: 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 读图可得,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西北地区.

解答: 解:我国小麦、谷子、苹果、棉花、大豆等的主要分布区是北方地区,该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的地形区有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农作物类型,读图解答即可.

 

25.(2分)一个投资公司来到丁区域发展,以下四种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  )

  A. 饲养细毛羊 B. 开发油气资源 C. 发展棉纺织 D. 建雨伞厂

考点: 影响工业的因素.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目前,新疆已经形成棉花、小麦、甜菜、瓜果和畜牧等优势产业,为中国最大的长绒棉、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生产基地.

解答: 解:读图可知,丁区域为我国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适合发展羊毛纺织;而且我国西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适宜开发油气资源;但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合建雨伞厂.

故选:D

点评: 该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

 

二、综合题,共50分(一)配对题:(请将下列文字与图形配对,每小题4分,共4分)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28.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规律是:由小变大再变小. × (判断对错)

考点: 重要的经、纬线.  

分析: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赤道以北的纬度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

解答: 解: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所以说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规律是由大变小再变大.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纬度度数的变化规律,理解解答即可.

 [来源:Zxxk.Com]

29.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通过. × (判断对错)

考点: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分析: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解答: 解:南极点和北极点有无数条经线相交,极点以外的地区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通过.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线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30.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店是20°E0° × (判断对错)

考点: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析: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解答: 解: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所以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店是20°W0°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半球的分界线,理解解答即可.

 

31.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正南. × (判断对错)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定.同一经线上的两点正南正北,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是正东正西.

解答: 解:根据甲乙两点的经纬度勾画经纬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是正东正西.在根据甲地、乙地的经度,可判定甲地在乙地的正东方向.

故答案为:×

点评: 考查了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如何判定方向,勾画经纬网不难判定.

 

32.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都指示东西方向. × (判断对错)[来源:**Z*X*X*K]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解答: 解: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极点除外),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与经线的特点比较记忆即可.

 

(三)读图分析(40)分

33我们的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雄风震天吼.相信你很熟悉这首歌,那么你对亚洲了解有多少呢?请读亚洲地图,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亚洲东面、南面和北面均濒临海洋,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这三大洋的名称.

2)读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中间高,四周低 

3)自西向东依次写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的名称是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4)图中A处的气候特点是 终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2)中间高,四周低;(3)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4)终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点评: 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势、岛屿分布,以及气候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154251411分,南亚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你认为灾情发生后人民最急需的物资是: 食物  药品 (至少列出两种).

2)与尼泊尔相邻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中的 青藏 地区,该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所产主要农作物小麦、青稞穗大粒饱.单产量高,主要原因是 日照时间长  生长期长  昼夜温差大 

考点: 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分析: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该地区海拔高,其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解答: 解:(1)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最急需的物资是食物、药品等;

2)与尼泊尔相邻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中的青藏地区,该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所产主要农作物小麦、青稞穗大粒饱.单产量高,主要原因是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青藏地区主要属于高山高原气候.

故答案为:(1)食物;药品;(2)青藏;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

点评: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及气候等,理解解答即可.

 

3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成都平原位于长江上游,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旱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二:都江堰灌区示意图﹣如图

1)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 提供灌溉水源,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提供农业发展空间 ;不利: 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水旱灾害 

2)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为成都平原提供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3)长江对上游和下游地区区域发展的影响有何差异? 上游提供水能资源,下游提供便利的航运条件,便于区域内的交通以及对外联系 

考点: 主要河流的分布.  

分析: 四川省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以四川盆地相对集中.四川盆地的西部有肥沃的成都平原.平原上始建于战国时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岷江的水患,使大片农田得以自流灌溉,天府之国从此遐迩闻名.

解答: 解:(1)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是提供灌溉水源,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提供农业发展空间;不利影响是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水旱灾害.

2)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是为成都平原提供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3)长江为上游地区提供水能资源,为下游地区提供便利的航运条件,便于区域内的交通以及对外联系.

故答案为:(1)提供灌溉水源,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提供农业发展空间;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水旱灾害;

2)为成都平原提供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3)上游提供水能资源,下游提供便利的航运条件,便于区域内的交通以及对外联系.

点评: 本题考查岷江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36.读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是: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海陆位置不同 

3)我们南方地区的降水量多在 800 mm以上.

考点: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分析: 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解答: 解:(1)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2)季风区距离海洋较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上.

故答案为:(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海陆位置不同;(3800

点评: 考查我国的降水特点,要理解记忆.

 

37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各题.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 吉林 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 重 (重、轻)工业基地.

320世纪90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 产业结构单一 等原因,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4)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辽宁省行政中心B城市 沈阳 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本区的优势能源是 煤  石油 

考点: 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是:工业开发早,基础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不利条件是:水资源不足、污染严重等.本区的主要工业有: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石油加工工业、抚顺的石油化工等.

解答: 解:(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吉林省.

2)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本区的主要工业有: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石油加工工业、抚顺的石油化工等.

3)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4)读图可知,图中B是辽宁省的行政中心沈阳;本区的优势能源是煤、石油等,主要矿产资源是铁.

故答案为:(1)吉林;(2)重;(3)产业结构单一;(4)沈阳;煤;石油.

点评: 本题考查了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概况,属基础题.

 

3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描述家乡的经纬度位置: 30°N103°E 

2)据图,判断雅安的河流分属 青衣江 水系和 大渡河 水系.

3)请列举家乡的重要食材: 水稻  淡水鱼 (至少两种).

考点: 主要河流的分布.  

分析: 雅安位于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解答: 解:(1)读图可得,雅安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30°N103°E

2)图中所示雅安的河流分属青衣江水系和大渡河水系.

3)四川省雅安市位于南方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该城市主要的食材有水稻、淡水鱼等.

故答案为:(130°N103°E;(2)青衣江;大渡河;(3)水稻;淡水鱼.

点评: 本题考查四川省的相关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3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交通线在分布上的主要特点: 盆地边缘 

2)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其修建的目的主要是: 开发油气资源 

3)在开发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 生态环境 做到经济效益与 生态 效益双赢.

4)塔里木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油气资源?请献计献策. 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将塔里木盆地丰富的能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 

考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分析: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其行政中心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中,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最长的内流河.

解答: 解:(1)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地方,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的地带,分布着众多绿洲,城镇、交通线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

2)新疆油气资源丰富,为了开发油气资源,新疆修建了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

3)新疆在开发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4)塔里木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我国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紧缺,因此国家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将塔里木盆地丰富的能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

故答案为:(1)盆地边缘;(2)开发油气资源;(3)生态环境;生态;(4)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将塔里木盆地丰富的能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新疆的地理概况.

 

更多2015年中考试题及答案查询请点击:http://www.zspx.cn/news-id-8538.html (全国各地2015中考试题及答案下载汇总)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