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切换城市
13921100677
当前位置:招生培训网 > 网站新闻 > 中考资讯 >  2015年湖北省中考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5年湖北省中考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5-10-08 20:37:09   来源:2018招生信息网  浏览:   【】【】【

2015年湖北省中考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同学们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认识了不少伟大的科学家.下图中四位科学家与其重要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根据对科学家及其成就的掌握作答.

解答: 解:

A、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领域取得巨大的贡献.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都是牛顿发现的.此选项正确;

B、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阿基米德原理是阿基米德最早发现的.此选项错误;

C、焦耳最早发现了电流产生热量都是的影响因素﹣﹣焦耳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此选项错误;

D、欧姆最早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杠杆原理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属于物理学史的考查,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2.将冰块放进外壁干燥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可以看到易拉罐外壁出现了白霜.白霜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 凝华 C 液化 D 升华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 解:

往冰上撒盐,使冰中掺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熔化吸热,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易拉罐外的下部和底部形成霜.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以及凝华现象,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要有所认识.

 

 

考点: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量筒的使用;长度的测量;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看清所接量程,分度值,读出示数;

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看清分度值读出示数.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

电能表读数时,注意单位为kWh,最后一位是小数.

解答: 解:

A、由图可知所接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则示数为0.8V,故A错误;

B、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此时的液体体积为40ml,故B错误;

C、物体左侧与5.50cm对齐,右侧与8.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8.30cm5.50cm=2.80cm.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电能表的示数为123.4kWh.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5.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 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考点: 声与信息.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实际应用,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A不合题意;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B不合题意;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重在与实际应用相联系.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 解: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B、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C、轴承间安装钢柱,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D、气垫船底跟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这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的.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7.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了能源的国际合作.在下列国际合作的能源中,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核能、天然气 B 太阳能、风能 C 天然气、风能 D 核能、太阳能

考点: 能源的分类.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答: 解:

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

石油、煤、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能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所以都是可再生能源的是B选项.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结合选项中的四个装置的结构,明确其物理原理,看哪一个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 解:A、图中电铃的主要部件之一是电磁铁,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符合题意;

B、电动机是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不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

C、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将声信号变成电信号,不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故C不合题意;

D、手摇发电机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不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所涉及的装置中,都利用了电与磁的关系,能对装置的原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找出哪一个利用了电流的效应,是解答的关键.

 

9.现在许多家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其原理是用不高于60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利用热水为热媒,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流动性强 B 沸点高 C 比热容大 D 密度大

[来源:&&Z&X&X&K]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解答: 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水地暖利用热水为热媒;

故选C

点评: 关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0.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图中所示的是其家族成员.下列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

  B 在真空中,γ射线传播速度最快

  C X射线比无线电波频率高

  D 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1)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介质,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等.

3)分析题中图象得出X射线与无线电波频率的关系.

4)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可以用遥控器控制,遥控器工作时发射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

解答: 解:

A、可见光本质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故A正确;

B、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为3×108m/s,故B错误;

C、根据电磁波谱的分布可知,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故C正确;

D、红外线常用电视机遥控、夜视仪、热谱仪等等,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些基础知识要加强理解和应用.

 

11.一辆载有货物的卡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行驶12km所用的时间是8min,所受阻力是卡车及货物总重的0.02倍.则在这段时间内(  )g=10N/kg

  A 卡车行驶的速度是25m/s

  B 发动机做的功是9.6×107J

  C 卡车的牵引力是3.84×106N

  D 卡车及货物的总质量是4×104kg

考点: 速度的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知道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卡车行驶的速度;

2)知道汽车的功率和时间,利用W=Pt求发动机做的功;

3)汽车匀速直线行驶,利用P=Fv求牵引力;

4)汽车匀速直线行驶,卡车受到的阻力等于牵引力,而汽车所受阻力是卡车及货物总重的0.02倍,可求卡车及货物的总重,再利用m=求其质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1214小题各2分,第1516小题各4分,共14分)

12.今年5月,全省打响了禁烧秸秆战役.露天燃烧秸秆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说出其中的一个: 空气污染 .若将秸秆制成秸秆煤,可提高秸秆的利用率,秸秆煤的热值为2.2×107J/kg,完全燃烧10kg的秸秆煤可放出 2.2×108  J的热量.

考点: 热量的计算.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大量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

2)知道秸秆煤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mq求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答: 解:

1)露天燃烧秸秆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2)完全燃烧10kg的秸秆煤可放出的热量:

Q=mq=10kg×2.2×107J/kg=2.2×108J

故答案为:空气污染;2.2×108

点评: 本题考查了空气的污染以及热量的计算,有关环境污染问题的考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一定要综合掌握.

 

13.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小龙虾雕塑位于潜江市生态龙虾城,雕塑长18m,高15m,质量约为100t,如图所示.若该雕塑置于水平圆台上,且与圆台的接触面积为2.5m2.则该雕塑受到台面的支持力约为 1×106  N,雕塑对圆台的压强约为 4×105 Pag=10N/kg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知道雕塑的质量,利用G=mg求其重力;该雕塑受到台面的支持力F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可求支持力;

2)知道受力面积,而该雕塑对台面的压力等于雕塑的重力,再利用p=求雕塑对圆台的压强.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力、压力、支持力和压强的计算,计算时注意:静止在台面上的雕塑,雕塑受到的支持力和雕塑对台面的压力都等于雕塑的重力.

 

14.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 绿 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LED是由 半导体 (填超导体半导体)制成的.

考点: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半导体的特点.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电流和电路.

分析: 1)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而且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2)据有关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展史分析即可.

解答: 解:据物理学史可知,在发明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此前,红色、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据课本知识可知,LED是由半导体制成的.

故答案为:绿;半导体.

点评: 本题考查了色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LED灯与普通白炽灯泡在发光原理的不同,知道发光二极管的效率高,是由于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原因,并且LED灯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生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来源:**Z*X*X*K]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滑小=RR2=20Ω18Ω=2Ω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Ω6Ω

故答案为:R22Ω6Ω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利用题干中的条件判断出ab间所接的电阻.

 

16.在一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它们的总重,记录结果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小桶受到的重力为 0.8 N.若在小桶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总重为2.4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1.6×103 kg/m3

液体密度/g/cm3

0.8

1.0

1.2

1.4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6

1.8

2.0

2.2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空塑料桶的质量和容积一定,根据图象读出任意两组液体的密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密度公式得出等式,联立方程即可求出空塑料桶的质量;

2)由(1)中得出空塑料桶的容积;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位2.4N时,根据G=mg求出液体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解答: 解:(1)设塑料桶的重力为G0,容积为V0

由表格数据可得,ρ1=0.8g/cm3=0.8×103kg/m3F1=1.6Nρ2=1.0g/cm3=1.0×103kg/m3F1=1.8N

ρ=,且F=G=mg,得:

F1=G0+m1g=G0+ρ1V0g

G0+0.8×103kg/m3×V0×10N/kg=1.6N﹣﹣﹣﹣

F2=G0+m2g=G0+ρ2V0g

G0+1.0×103kg/m3×V0×10N/kg=1.8N﹣﹣﹣﹣﹣﹣﹣﹣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

G0=0.8N

2)把G0=0.8N代入式可得:

0.8N+0.8×103kg/m3×V0×10N/kg=1.6N

解得:V0=104m3=0.1dm3=1×104m3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N时,液体的重力:

G=FG0=2.4N0.8N=1.6N

考点: 力的示意图;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面接地线,左边接零线,右边接火线.

家庭电路中,火线首先过保险丝进入开关,然后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和灯泡的螺旋套相连,在更换灯泡时,断开开关,切断火线,操作更安全.

解答: 解:(1)忽略空气阻力,小明同学跳远运动中助跑腾空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2)火线先过开关再入灯泡,然后接入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螺旋套.因此左边方框内应为开关,右边方框内应为灯泡,三孔插座的上面的孔接地线,左孔接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若物体处于1倍焦距内,光屏上不能成像,只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

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当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距减小,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戴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距增大,使像呈在视网膜上.

解答: 解:(1)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手指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此时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手指尖的像;且虽然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显示像的全部;由于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故像会变暗.

2)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1)不会;暗;(2)近视;发散.

点评: 本题涉及到的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近视眼的原因和矫正等,综合性很强,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19.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选用的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小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用笔在图中这根导线上画“×”,并重新画一根正确连接电路的导线(导线不能交叉).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0.28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0.7 W

3)小华按照正确方法进行了多次实验,测量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发光情况

明亮

较亮

较暗

微光

熄灭

熄灭

电压U/V

2.5

2.1

1.7

1.3

0.9

0.5

0.1

电流I/A

0.26

0.24

0.21

0.19

0.16

0.05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由第1次到第7次的实验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是逐渐向 b (填ab)端移动的.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大 (填),小灯泡就越亮.

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不同,是因为灯丝的电阻与 温度 有关.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实验中应将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

2)根据图乙读出电压表的示数,由P=UI计算出灯泡的电功率;

3可根据电流和灯泡亮度的变化,得出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

根据实际电功率及灯泡的亮暗得出结论;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 解:(1)图中电压表与变阻器并联了,应将其与灯泡并联,将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

2)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8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V×0.28A=0.7W

3由第1次到第7次的实验,灯泡变暗,电流变小,可知变阻器的电阻变大,滑片向b端滑动;

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实际功率越大,此时灯泡越亮,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就越亮;

灯泡的亮度不同,其温度不同,可知小灯泡的电阻不同,是因为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故答案为:(1)见上图;(20.280.7;(3b大;温度.

点评: 本题是测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考查了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的读数及电功率的计算,同时考查了灯泡亮暗与电压的关系、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考查全面,难度适中.

 

20.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拉动重为5N的钩码,由图示可知拉力大小为 2.4 N,将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12cm,则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4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9.4% (结果保留到0.1%).

2)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结构,使它更轻巧.若如图装置中动滑轮的重为G1,用它提升一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改用一个轻质材料制作的重为G2的动滑轮后,再提升同一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到了90%,则G2G1之比为 13 (不计绳重及各处的摩擦).


更多2015年中考试题及答案查询请点击:http://www.zspx.cn/news-id-8538.html (全国各地2015中考试题及答案下载汇总)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