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切换城市
13921100677
当前位置:招生培训网 > 网站新闻 > 中考资讯 >  2016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2016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发布时间:2016-02-25 13:37:12   来源:2018招生信息网  浏览:   【】【】【

2016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一、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语文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
于落实“教考一致”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
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和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
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评价对象为2016 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二、评价标准
基于《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 年10 月版) 规定的六至九年级
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下能力要求和知识内容。
(一)能力要求
1.文言文阅读能力
1.1 能记诵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1.2 掌握重要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1.3 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1.4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5 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6 能概括文章的中心。
1.7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现代文阅读能力
2.1 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2 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2.3 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2.4 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2.5 能识别和运用修辞方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6 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2.7 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8 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拓展。
3.综合运用能力
3.1 能根据一定的生活情境,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3.2 能根据要求,完成读写任务。
2
4.写作能力
4.1 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4.2 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和事理。
4.3 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4.4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00 字左右的文章。
4.5 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
顺、连贯。
4.6 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二)知识内容
① 150 个文言实词。
文言文 ② 虚词:之、其、而、以、何、于。
③ 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④ 3500 个汉字的书写。
⑤ 标点符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
号、省略号、书名号。
⑥ 同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
⑦ 句式: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
⑧ 文章的思路、结构: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
叙、倒叙、插叙);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⑨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
⑩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
○11 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自然、社会。
现代文
○12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三、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
(一)试卷结构
内 容 分 值 题 量
(一) 默写 15分5
(二) 诗词理解 4分2
(三) 文言文阅读(一) 约 9 分2-3
一、文言文
(四) 文言文阅读(二) 约12 分3-4
二、现代文 (一) 现代文阅读(一) 约 18 分 4-5
(二) 现代文阅读(二) 约22 分4-5
三、综合运用 约10 分2-3
四、写作 60分1
3
合计 150 分25-27
(二)基本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三)相关说明
1.试题的难易比例约为1:1:8。
2.试卷满分值:150 分。
3.考试时间:100 分钟。
4.考试形式:闭卷书面考试,分为试卷与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
题纸上。
四、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仅用于说明能力要求,并不完全代表正式考试的试题形式、考查内容、难度等。
【例1】默写: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正确答案】野芳发而幽香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记诵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难度】0.94
【例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1—2 题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正确选项】B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难度】0.86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 。
【参考答案】萧瑟 明丽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难度】0.50
4
【例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
苏轼 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 之情。
【参考答案】喜爱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难度】0.98
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正确选项】C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难度】0.79
【例4】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1—2题
【甲】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
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甲文选自课文《 》;乙文选自《论语》,它是 家经典。
【参考答案】为学 儒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重要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知识内容】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难度】0.94
2.甲文与乙文第 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
5
到了 。
【参考答案】第一空:②
第二空评分量表:
分值 等级描述 答案示例
3 内容概括准确。
(1)思学结合 (2)学与思的关系(3)坚持不懈
(4)持之以恒
2 内容概括不够准确。
(1) 学与思(2)学习需要思考(3)思考还要学习
(4)学习态度(5)学习方法
0 内容概括错误,或没有作答。(1)学 (2)思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 / 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度】0.87
【例5】阅读下文,完成第1—4 题
太祖视事东阁①,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②者。参军③宋思颜曰:“主
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
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
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①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②浣濯:洗涤。③参军:官名。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
【参考答案】(1)好 (2)实行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知识内容】150 个文言实词
【难度】0.77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正确选项】D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难度】0.60
3.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
【正确答案】喜 赐
6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度】0.81
4.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答案选项】C(3 分)B(2 分)A(1 分)
【能力要求】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度】0.91
【例6】阅读下文,完成第1—5 题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
——这个拥有135 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这标志着上海交
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 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
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
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
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其中一大一
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
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 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 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
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
构的建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
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 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 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 厘米厚度
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
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 的比例制作模型,
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
测试环境。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 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了录音棚的功能。几年前,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
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录音棚,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
小的房间里。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可以设想,功能齐全、声学效果极佳的音乐厅,一
定会成为演出和录音的理想之所。
7
⑦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建成,对乐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观众的音乐欣赏品位,
对交响乐的推广和普及,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第③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的意思是 。
【参考答案】不张扬(简朴)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难度】0.88
2.第④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是 。
【评分量表】
分值 等级描述 答案示例
3 句子含义理解准确。
说明在音乐厅的设计中,其声学考量和声学效
果比音乐厅外观和格局更重要
2 句子含义基本理解。
说明在音乐厅的设计中,声学考量和声学效果
的重要
1
句子含义理解不够准确,且不完
整。
说明音乐厅的外观和格局远远没有“听得见
的”重要
0 句子含义理解错误,或没有作答。强调音乐厅的外观和格局不重要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难度】0.68
3.第⑤段中,设计师们共同努力,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为了达到最佳的声学效果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难度】0.60
4.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哪些亮眼的创意?请分条概述。
(1) (2) (3)
【参考答案】(1)为了实现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设计了大小两个音乐厅。(2)为了
拓展功能,巧用空间,辟出音乐互动长廊。(3)为了克服地铁的震动干扰,采用隔振器技术,
建成全悬浮结构建筑。(4)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难度】0.78
5.第⑥段举为谭盾录制音乐的例子,对其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演奏水平非常高超。
B.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
C.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提升观众的欣赏品位将产生积极影响。
D.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上海交响乐团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8
【答案选项】D(4 分) B(2 分)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知识内容】说明方法:举例子
【难度】0.87
【例7】阅读下文,完成第1—4 题
过有“容”的人生
①对于别人的过失、过错,是选择斤斤计较还是选择大度包容?
②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这种“不如意”除了来自物质、肉体方面外,也包
括精神的苦痛。这苦痛产生的根源,究其因,多半是人们缺失了本应该具有的包容的气度。
③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交际艺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
贤,孰能无过? 人们彼此间不能够包容, 可能使已经存在的隔阂加大,鸿沟加深,
更有甚者会使人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地寻找机会报复对方,从而产生于人于己都不利的后果。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包容别人。
④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⑤要敞开胸怀。海洋纳百川,天空容众禽,草原蓄万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无私的包容。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因为天空广阔,鸟儿才可以自由飞翔;
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雨果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
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此,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待人。
⑥要审视自己。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为什么看
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面对别人的
过错,能够严格审视自己,就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这样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
他人的过错,自然也会化解心中的不满、愤懑。
⑦要换位思考。三国时,蜀国主持朝政的蒋琬有容人之量。他与部下杨戏说话,杨戏总
是只应不答,有人责其“怠慢”。蒋琬说:“人各有脾气秉性。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
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只好不做声了。”
蒋琬如此为他人着想,被人赞为“宰相肚里好撑船”。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
场去考虑问题,那人际关系也就会和谐。
⑧当然,包容别人的过失、过错,并不是纵容别人去犯错,而是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错
误并改正,避免因为一意孤行而犯更大的错误。如果放任其自流,一味地迁就,那是无原则
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非常有害的。
⑨其实,学会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虽然包容的根本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的
私利,但实际上,在别人因为自己的包容而纠正错误并有所进步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
⑩人生容量的大小,往往体现于人的涵养与境界,它决定了人的成败与得失。我们要有
“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
1.第⑥段中的“这个道理”指的是 。
【参考答案】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9
【难度】0.84
2.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 才 B.如果 就
C.既然 就 D.虽然 但
【正确选项】B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难度】0.95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⑤~⑦段依次从(1) ;(2) ;
(3) 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参考答案】我们要学会包容别人 (1)敞开胸怀(2)审视自己(3)换位思考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难度】0.89
4.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娄师德多次推荐狄仁杰任宰相,但狄仁杰并不知情,常排挤他。对此,娄师德毫不介意。
狄仁杰知道实情后感叹:“娄公品行之好我根本看不到边啊!”人们因此更敬重他。娄师德
任将相多年,得以善终。
【参考答案】第⑨段,这段文字写的是娄师德包容别人而得善终,与该段论述的“学会
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的观点一致。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拓展
【难度】0.37
【例8】阅读下文,完成第1—5 题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
是无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一下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
么话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
朵里传来了QQ 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说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位佳人
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
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
丝毫没有反应。仔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
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
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
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口唾沫,
10
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
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
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
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⑥中年人把还剩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窗外那些高
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第①段画线部分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渲染列车上所见所闻的单调乏味,表现“我”无聊的心境,引出下文“我”
找同行者聊天的情节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难度】0.87
2.细读第②-⑥段,“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未能如愿,请把“我”遇挫后的“反应”填写在下
列横线上。
第一次:失望; 第二次: ; 第三次:尴尬; 第四次: 。
【参考答案】苦笑 呆滞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难度】0.85
3.第⑥段中年人的言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
【参考答案】对“我”怀有戒备之心,不愿与“我”交流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知识内容】人物描写:动作、语言
【难度】0.62
4.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告诫人们,身处信息化时代,不能因人机交流而忽略人际交流。
B.警示我们,身处陌生的环境,应该注意保持适度的警觉和距离。
C.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也要多点信任,多点交流。
D.劝导我们,即使社会复杂,人们交流方式各异,仍需待人以礼。
【答案选项】C( 4 分) A(2 分)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难度】0.87
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参考答案】阳光男孩的主动交流与前文其他人的表现形成反差(对比),引发我们对
人际交流问题的思考。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11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难度】0.50
【例9】 阅读下文,完成第1—5 题
评语
○1 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与六七个没带书包
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2 “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
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3 “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翻起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4 “害群之马?”我说。
○5 “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6 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7 “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的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
‘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8 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
功?不管前面的字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
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9 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来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
看到我,总是皱着眉头,又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10 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
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11 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
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12 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
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
学期的评语“活泼又用功”旁边。
○13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12
○14 “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
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的成绩单。
○15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我
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16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
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17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在纪念品盒
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删改自台湾王传明《评语》)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1)小学三年级时, ;
(2)十多年后, 。
【参考答案】(1)“我”因误读老师的评语受到鼓励,不断进步,一学期后得知了真相(2)
“我”当了老师,用评语鼓励学生,也珍视学生给“我”的评语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
【难度】0.83
2.第○8 段画线句运用了 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 和 的心理。
【参考答案】疑问 疑惑 高兴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知识内容】句式: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 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
心理
【难度】0.70
3.第○14 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本句中的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阿益对“我”所说话语的不满。
【评分说明】(1)思考点: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标点符号运用,动词运用
等 (2)分析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难度】0.70
4.本文给我们多方面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字清楚端正很重要。
B.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13
C.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正确选项】B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拓展
【难度】0.45
5.本文标题“评语”不能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用“评语”为题,有利于凸显教师鼓励性评语具有激励作用这一主旨,而“误
读”则不能; “评语”能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而“误读”则不能。
【能力要求】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难度】0.62
【例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3 题
材料一
一放学,宽敞的弄堂里就成了我们的乐园:男孩子们溜旱冰、踢小皮球,女孩子跳橡皮
筋、造房子……那时我们玩的游戏,都是需要集体完成的,而且必有营垒相对的两方,且有
输有赢,无形中让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凡事都有输赢。这局输了没关系,下局可以翻过来。最
重要的是,让我们很小就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以便争得赢局。
(节选自程乃珊《童年的弄堂游戏》)
材料二
弄堂曾是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弄堂游戏种类繁多,有打弹子、滚铁圈、放鹞子(风
筝)、抽陀螺等。一般游戏需两人或两人以上完成。游戏“道具”大多可以自制。规则简单,
易于开展。
材料三
【本报讯】日前,上海市市
西邮政公司举办了《中国主题剪
影弄堂游戏》的新邮首发仪式。
该套邮票以独特的剪影方式表现
主题,画面生动鲜活,是了解和
宣传上海本土文化的载体。
为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班级准备设计专题板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板报栏目一 弄堂游戏我介绍
弄堂游戏的特点:(1) ;(2) ;(3)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弄堂游戏的益处: 。
14
【参考答案】(1)种类繁多(2)集体完成(3)“道具”大多可自制(写出任意两点
即可)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
【能力要求】综合运用能力 / 能根据一定的生活情境,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难 度】 0.93
2. 板报栏目二 赏邮看画我参与
请选择一枚邮票,描述邮票中的画面。要求:35 字左右,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1:跳皮筋的女孩子如雏燕展翅,轻盈起跳,周围同学的脸上写满了快乐。
答案示例2:两个男孩如两头竖起犄角的小牛犊,展开角斗,旁观的同学欢呼叫好。
【评分量表】
分值 等级描述
3 描述画面内容准确,语句通顺且字数达要求,运用修辞方法恰当。
2
(1)描述画面内容正确,语句通顺且字数达要求,但修辞运用不恰当或无修辞;
(2)描述画面内容正确,语句通顺但字数不足,运用修辞方法恰当。
1 描述与画面有关,但字数不足且修辞运用不恰当或无修辞。
0
(1)描述与画面无关;
(2)没有作答。
【能力要求】综合运用能力 / 能根据要求,完成读写任务
【难 度】 0. 93
3. 板报栏目三 献计献策我出力
以下是征集到的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的活动策略,不合适的两项是
A.组织社区小伙伴进行溜旱冰比赛 B.开展弘扬上海乡土文化的征文活动
C.校园网介绍“弄堂游戏”动漫作品 D.体育课程增设“弄堂游戏”教学内容
E.穿着印有滚铁圈图案的T 恤衫 F.在老弄堂里表演地方戏曲——沪剧
【正确选项】B F
【能力要求】综合运用能力 / 能根据一定的生活情境,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难 度】 0.76
【例11】作文题
题目: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要求:(1)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
15
说明:
(1)题目不写扣2 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2 分(符合任意两项即扣2 分)。
等第
中心与材料
(25 分)
语言
(25 分)
思路与结构
(10 分) 评分细则
A
60-53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选材恰当,有新意
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简洁、
得体
有一定的表现力
思路通畅
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
详略得当
分项
得分
25—22 分 25—22 分 10—9 分
A 等基准分56 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
得基准分;三项中
有一项富有特色,其
他两项达到B,可评
为A。
B
52-43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选材恰当
感情真实
内容较充实
语言通顺、简洁
用语规范
思路连贯
层次较清楚
结构完整
能注意详略
分项
得分
21—18 分 21—18 分 8—7分
B 等基准分47 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
得基准分;中心与
材料或语言有一项
较好的,酌情加分;
其中一项有欠缺
的,酌情减分。
C
42-33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选材基本恰当
内容不够充实
语言基本通顺
用语基本规范
思路基本清楚
层次基本清楚
结构完整,但不够
合理
详略安排不够恰当
分项
得分
17—14 分 17—14 分 6—5分
C 等基准分36 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
得基准分;其中两
项较好的,酌情加
分;有欠缺的,酌
情减分。
D
32-24
题意理解偏颇
中心不明确
选材不合理
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
用语不恰当
病句比较多
思路不清楚
结构不完整
分项
得分
13—11 分 13—11 分 4—2分
D 等基准分28 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
得基准分;其中一
项在C、D 之间,酌
情加分。
E
23-0
偏离题意
无中心
词不达意
表达混乱
思路混乱
结构残缺
文不成篇
分项
得分
10—0 分 10—0 分 1—0分
严重偏离题意,或
有严重语病,或字
数不足300 字,18
分以下。
16
(3)错别字总扣1 分(满2 个即扣)。
【能力要求】写作能力
【难度】0.79
【例12】 作文题
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
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
异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
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
A 中学、B 老师、小C。(2)不能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参考答案】略
【能力要求】写作能力
【难度】0.78
【例13】作文题
题目:我们的名字叫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能力要求】写作能力
【难度】0.75
五、附录
(一)150 个文言实词
比 鄙 兵 病 察 彻 乘 从 当 道
得 定 伐 犯 方 负 赋 更 故 顾
观 归 过 好 号 还 会 惠 及 极
计 济 加 假 间 简 见 竭 尽 进
居 举 具 俱 聚 遽 决 绝 类 临
虑 论 漫 明 名 命 谋 难 平 戚
启 强 窃 请 穷 求 取 去 全 任
入 善 少 舍 涉 生 胜 师 施 实
食 使 释 市 恃 属 说 素 汤 亡
为 务 徙 狭 鲜 向 效 信 行 形
兴 修 徐 许 寻 业 遗 贻 夷 异
17
易 诣 益 阴 引 盈 余 狱 御 缘
远 云 章 知 止 志 致 质 众 专
走 足 卒 作 坐
布衣 菲薄 间隔 交通 节目 绝境 其实
阡陌 亲戚 驱驰 问津 无论 牺牲 鸿儒
白丁
(二)文言诗文课内篇目和默写篇目
六年级(上)
为学
★观沧海
★望岳
★饮湖上初晴后雨
★迢迢牵牛星(每周一诗)
六年级(下)
天时不如地利
橘逾淮为枳
★钱塘湖春行
★黄鹤楼
★山居秋暝
★送友人
★雨晴(每周一诗)
七年级(上)
伤仲永
周处
★小石潭记
卖油翁
核舟记
口技(林嗣环)
愚公移山
★卖炭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破山寺后禅院
★过零丁洋(每周一诗)
七年级(下)
★陋室铭
18
★爱莲说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公输
★曹刿论战(默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邹忌讽齐王纳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题都城南庄(每周一诗)
八年级(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孔孟论学(默写前四则)
黄生借书说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诉衷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归园田居(每周一诗)
★观书有感(其二)(每周一诗)
八年级(下)
★黔之驴
★狼
四块玉·别情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水仙子·咏江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每周一诗)
九年级(上)
记承天寺夜游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生查子·元夕(每周一诗)
★观猎(每周一诗)
九年级(下) 陈涉世家(第一、三自然段)
19
出师表
★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默写第四自然段)
登泰山记
★竹枝词(每周一诗)
【注】带★为默写篇目
(三)答题纸
答题纸仅供形式上参考,与考试的题型、题序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20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