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切换城市
13921100677
当前位置:招生培训网 > 网站新闻 > 中考资讯 >  201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

发布时间:2015-06-22 17:11:03   来源:2018招生信息网  浏览:   【】【】【

201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B )

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

2.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右图)记载:周成王封克

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

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  )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3.“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A  )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华伦发明麻沸散

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B  )

①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C )

A.马可·波罗来华     B.荷兰人抵达台湾     C.郑和下西洋     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

6.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D  )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7.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D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8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A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题8表

A.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③陈独秀         B.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B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0.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C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1.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D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春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C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13.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D

毛泽东等赴重庆前延安机场合影    在抗战胜利后,各群众在平毁碉堡       1946年上海群众举行反内战游行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驱除驱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

14.阅读右图,此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

示意图。对于这一战役的意义的表述恰当的是(  D )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B.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15.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

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B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16.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

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右图)请你选择

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A  )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7.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收集的材料见

右图。由此可确定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   )

A.广州,中国现代化缩影

B.广州,改革开放发源地

C.广州,中国工业化一瞥

D.广州,中国革命的摇篮

18.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19.1718世纪,欧洲兴起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让真理来代替迷信,让正义来代替偏私,让平等来代替强权,让人权来代替压迫。”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者是( D  )

A.伯里克利          B.但丁        C.达·芬奇        D.伏尔泰

20.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 C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21.拿破仑和华盛顿是同处一个大时代的政治家。他们在历史贡献方面的相同之处是(D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

22.它发表160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理C论向导,对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这里的“它”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3.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B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点发展重工业

24.1951-1973年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除自身因素外,还得益于( A  )

A.美国的大力扶持                        B.亚太经合组织的促进

C.欧盟提供的广阔市场                    D.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25.“互联网+”是今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B )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二、综合题

26.一座城市,一段记忆,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宋)柳永《望海潮》

材料二  见题26

《申报》就上海租界公园问题发表文章的统计表(部分)

文章标题

刊载时间

请弛国禁

1878年6月21日

论华商函致工部局请准华人得共游公家花园事

1885年12月8日

不准华人入内之上海公园(图)

1909年1月27日

公园拒绝华人入内之公道谈

1922年10月8日

华人游公园须先领执照

1926年8月18日

冯炳南为开放公园问题意见

1928年4月18日

租界公园昨日开放

1928年6月2日

                    (来源:苏智良《上海:城市变迁、文明演进与现代性》)

材料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下竟争力报告NO.13之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蓝皮书指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专家解释说,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除经济发展外,深圳亦能兼顾环保。香港经济竞争力整体强健,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央广网北京2015年5月15日报道

(1)阅读材料一回答:材料是采用哪一种文学形式来描述杭州的?概括宋代杭州的繁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仅供参考:

词体宋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楼阁、房屋高低不齐,约有十万人家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上海租界公园问题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租界公园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4分)

焦点:是否允许华人进入公园历史根源:根据《南京条约》,清朝政府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崛起的契机是什么?分析深圳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原因有哪些?(4分)

契机: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原因: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兼顾环保。

(4)综合上述材料,以历史眼光去审视城市的变迁,你认为如何让城市发展得更美好?(2分)

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它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创造力不断发挥,社会财富不断发达,使整体实力不断提高的,是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社会,也就是和谐社会的意思。(意思讲到人的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等)

27.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郑会欣《“忍气吞声,负重致远”: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材料三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王义和资本王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哪一政策导致的?推行这一政策、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国家有哪些?(2分)

政策:绥靖政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美苏各自的诉求是什么?(4分)

直接原因: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美诉求: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苏诉求: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3分)

原因: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实体”:北约和华约。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什么?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你认为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3分)

出发点:国家利益。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必须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更多2015年中考试题及答案查询请点击:http://www.zspx.cn/news-id-8538.html (全国各地2015中考试题及答案下载汇总)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