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需要考生一门一门的报考,考完所有科目才能申请毕业,这对许多报考自考的考生来说,对自主学习的要求是极其高的。
不少成人考生大多是边工作边学习,想提高学习效果,更要重视提高自学能力。对于这一类考生来说,提高自学能力关键在“四会”。
一要会读书
最开始看书的时候,阅读教材需要细细地读、慢慢地品。一本教材在未读之前,很多考生感觉它很“厚”,开始预习阅读教材时,先不求完全理解,而是直接根据目录和提示,调动已有的知识,对书中的每个重点、论点或问题做认真思考、比较和分析,看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在每页中添加注释,补充参考材料。
考生要学会从无疑处寻有疑,再从有疑中去释疑,最后达到疑问全部消解。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各章节都做了深入研读,抓住全书精神实质,就会感到“厚”书变“薄”了。对书的内容理解得越透彻,越会觉得书“薄”。当然,学习的内容并未变少,而是把知识消化了,使读书过程成为独立思考、钻研问题过程。
二要会错中取胜
有的考生在自学过程中,认知程度和思维角度与学科概念、原理有偏差,导致结论、结果错误,会产生较严重的挫败感。
这时考生要研究错误的原因,调整思维角度、解题步骤或行动对策。在纠正、调整错误的过程中去领悟学科真谛。这种认知获取的过程,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会很强烈,从而使知识掌握程度更牢固、更持久。
三要学自选课题
运动员在进行体育比赛时,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之分,而自选动作就是发挥自身优势。
在研究型、探索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就如同运动员完成规定动作,要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工作经历和研究兴趣,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自选课题进行研究分析,这是专业学习中进行深层次扩展和训练的过程,就好比运动员的自选动作。
四要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掌握学习状态,激励学习热情。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在成人教育中,提倡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完成练习或回答问题后,想想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培养自我检验、自我调控意识。自我评价过程,既是知识的再现过程,又是对自身能力和方法进行反省、重新认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