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概述: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较扎实的营养卫生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心理素质。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
(一)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 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 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 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运用计算机基本技能,并达到规定的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五)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较扎实的营养卫生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六) 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课程设置: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15
英语(二)
14
4
97031
体育概论
3
5
0497
运动训练学
6
6
0495
体育保健学
4
7
97033
体育心理学
3
8
0501
体育史
5
9
97032
学校体育学
6
10
0502
体育管理学
5
11
0500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8
12
0499
体育游戏
4
13
97034
体育教育论与方法
6+6
14
98206
实践考核:田径、篮球、体操、武术、任选两门(6)
15
98006
毕业论文(体育教育)
合计
62
说明:非在职教师需通过“英语(二)”考试才能申请毕业。
序号